close

引自維基百科:
『置入性行銷(Placement marketing)又名 置入式行銷,或又稱為產品置入(Product placement),是指刻意將行銷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既存媒體,以期藉由既存媒體的曝光率來達成廣告效果。行銷事物和既存媒體不一定相關,一般閱聽人也不一定能察覺其為一種行銷手段。
根據美國行銷學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對於廣告的定義,「置入性」具有四個條件:
1. 付費購買媒體版面或時間。
2. 訊息必須透過媒體擴散來展示與推銷。
3. 推銷標的物可為具體商品、服務或抽象的概念(idea)。
4. 明示廣告主(sponsor)。
最常見的置入性行銷為於電影或電視節目畫面中刻意置入特定靜態擺設道具或演員所用的商品,而要置入的商品必須付費給電影或電視節目製作單位;例如《007》系列電影中,男主角的手錶、汽車。置入性行銷試圖在觀眾不經意、低涉入的情況下,減低觀眾對廣告的抗拒心理。』



上星期有位女生來辦公室,她的問題是租屋的社區辦活動,便利商店的摸彩,說是送手機,但是要附門號。簽約後她很後悔,就來問我該怎麼辦。我說那應該是要推銷門號,卻假借送手機來綁門號。但買東西總有猶豫期,應該可以退掉才對。講完了才發現,那位女生已經畢業了,不算我們該服務的同學,不小心的做了校外人士的服務。


在單車的討論區,發現對某品牌的單車,好評度特別多。於是有好事者就去統計,某些ID只會對那個品牌來做推薦,於是銷售跟知名度並不是最高的品牌,在討論區反而爆紅。很多看到討論區的推薦,就去買了這品牌的單車。姑不論車子是好或不好,但運用專業單車討論區來進行置入性行銷,這是成功的。


政府也搞置入性行銷,像前陣子的「加入聯合國」,花了不少國家經費,但行銷不太成功,之前執政黨預期的效果沒有達成,反而花了大錢丟了政權。

美國也搞置入性行銷,所以「全球反恐」,非但電影可以看到,電視影集有「反恐24小時」,電腦遊戲有「CS」,讓大家在看電影,玩遊戲,同時也消滅恐怖分子,這也是成功的置入性行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摩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